來源:潞安化工集團網站 時間:2021-12-21 10:07:43
2020年6月2日至7月22日,潞安化工集團黨委第一巡察組對常村煤礦黨委開展了常規巡察,發現并推動解決了常村煤礦大量設備閑置,廢舊資產不能及時報廢,造成資產運營效率低的問題。
問題反映。巡察組進駐后,發現常村煤礦因職能部門履職不到位,存在大量機電設備閑置,沒有充分發揮設備效能,導致設備利用率低,失去其使用價值;廢舊資產沒有及時報廢,亂堆亂放于戶外,管理混亂,存在較大資產浪費和管理漏洞等問題,與集團上下推行的精益化管理要求有落差。
巡察了解。巡察組通過實地盤點、賬實核對等方式,發現截止2020年4月,常村煤礦有229臺機電設備和王村風井鍋爐房閑置,已失去使用價值,造成了資源浪費,閑置資產原值7559.81萬元,現值2520.5萬元。同時,在常村煤礦機電中心院內,常年堆放著在加工過程中發生的邊角料、殘次廢料;在生產使用過程中造成無法修復的材料、工具儀器;以及隨著設備的淘汰而形成長期閑置無法調劑的備品備件。針對這些問題,常村煤礦內部沒有推動整改的實際行動,導致閑置物資長時間也沒有得到合理處置,逐漸堆積成了一座“廢舊物大山”,不僅占用空間,污染環境,而且造成了資源浪費。
推動解決。巡察組向常村煤礦黨委反饋巡察問題及建議后,常村煤礦黨委高度重視巡察工作,將抓好巡察整改落實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政治責任,堅決把巡察整改責任扛在肩上,把整改任務抓在手上,把整改措施落實到行動上,先后召開巡察整改部署會、巡察整改推進會、巡察整改驗收會等。領導班子轉變工作作風、親自抓整改、定期跟蹤落實整改進展情況,集體把關整改結果。常村煤礦紀委負起協助職責和監督專責,組成“監督小組”對整改全過程進行專項監督,確保整改取得實效。通過這次整改工作的進行,常村煤礦廢舊物資管理工作發生了“質”的改變和提升。
一是“眼睛向內”,機制做細,管理做精,追求內涵式發展。在整改“機電設備和王村風井閑置鍋爐房”問題方面:通過全面盤點現有廢舊物資,現有通用設備、閑置設備、有使用價值的設備、已提完折舊又無使用價值的設備共計4類229臺。常村煤礦機電中心牽頭,通用設備向公司機電處上報一部分,由機電處在公司層面統一調劑盤活;租賃設備上報公司租賃站,由租賃站統一調配;對有使用價值的65臺設備進行修復利用;對已折舊完又無使用價值的164套設備向長治市特種設備檢驗局申請報廢后再向公司機電處和投融資中心申請報廢。同時,閑置的鍋爐房場地改造為專業化隊組工房,實現了再利用。
由此,該礦重新制定完善了物資回收、修舊利廢管理辦法;規范了材料回收、修舊利廢管理程序,對全礦廢舊物資進行清查、摸底、鑒定,按可重復投入、內部修理復用、外委修理復用、報廢物資四類進行統計;對于回收的物資,該礦將進行整理歸類、分類存放,建立廢舊物資回收、修復、驗收、領用、出售明細臺賬等,實行專人負責、專賬管理,堅持做到物盡其用、循環投入的內涵式集約式精益發展。
二是“舉一反三”,將整改工作“往深里走,往實里抓”,實現“真金白銀”的回報。在處理廢舊機電設備的經驗基礎上,針對廢舊物資常年堆積的問題:常村煤礦“舉一反三”,由企管科牽頭,成立了廢舊物資管理小組,按照‘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循環模式,首先將堆放的材料、配件等物資進行報廢鑒定和價格評估,參照廢舊物資信息庫、市場價格信息庫,對廢舊材料配件進行因地制宜的調劑,對“退役”下來的廢舊物資做到“具備一批,處置一批”,并統一進行分類管理。經評估鑒定后,對鑒定可再利用或維修后可再利用的物資分類建帳、管理及存放,并做好常規維護,以提高廢舊物資再利用效能。對不具使用價值的物資,按照先評估、后出售的原則,尋求評估公司對處理物資進行評估,交由長治市產權交易市場進行公開招標處置,保證廢舊物資處置過程的公開、透明。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報廢物資最終得到了妥善處置,廢舊物資也有了“身價”。
截止目前,常村煤礦共處置廢舊皮帶、瓦斯管、高壓管、廢鐵等廢舊物資7批次,共8285.5噸,實現經濟收益達1138.37萬元。
工作啟示。黨委巡察不僅是企業全面從嚴治黨的“利劍”,更是增加企業經濟效益的助推器。通過黨委巡察,全面發現并推動解決了制約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并與企業經營管理、提升企業治理效能、深化標本兼治結合起來,真正把問題整改的過程轉化為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過程,促進企業進一步提升精益管理水平和質效,助力企業化解重大風險、健全管理機制、堵塞管理漏洞、規范企業運營,提高企業的治理效能,黨委巡察將會在助推潞安化工集團全方位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充分發揮監督保障作用。
(文/圖 牛娜 于力波 許翔)
責任編輯:郝佳麗
本網站所刊登的各類信息,均為潞安化工集團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
直播潞安APP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