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潞安化工集團網站 時間:2021-12-20 10:05:15
一顆蓄滿創新能量的金子是怎么煉成的?是數百次的機電事故處理和生產難題攻關,是專注技術創新,是矢志不渝地傳藝授課,讓創新效應不斷疊加放大的實踐探索。這顆“金子”就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集團“創新明星”王海川。
捧獎杯,贏口碑,提升“雙創”含金量
“臨時支護移動是巷道掘進工作中的關鍵一環。由于掘進空間有限,尤其是在煤層發育不良的巷道掘進時,我們會面對很多問題和困難?,F在通過雙向循環邁步伸縮式臨時支護裝置系統,能極大提高掘進工作面窩頭支護質量和人工作業安全系數,實現減人提效?!痹诔4迕旱V雙創基地的抖音賬號中,王海川及時分享著最新的技術創新成果。這則介紹雙向循環邁步伸縮式臨時支護裝置系統的視頻,點擊量已經達到近4000?,F在數千名技術控成為王海川的忠實粉絲,定期在線上等待他的創新成果更新。
精益思想指導下的“算賬”文化的深入推進,為王海川開展技術攻關,推動創新賦能提供了廣闊的舞臺。近年來,他堅持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以“王海川勞模創新工作室”為載體,集成常村煤礦雙創基地的技術資源和創新優勢,帶領團隊積極探索5G智能與煤礦無人值守關鍵技術的融合,機電技術不斷取得突破,創新項目猶如雨后春筍,科研成果加速轉化為礦井的生產力。在他主導下,共完成科研技術攻關128項,其中,20項獲得專利成果,10項填補了國內同行業技術空白,3項榮獲全國優秀QC成果獎,7項獲得山西省“五小”競賽一等獎,4項榮獲集團公司“五小”競賽一等獎,1項榮獲長治市“五小”競賽一等獎?!爸悄芫稚瓤刂葡到y”“撿矸機器人試驗應用”“防爆電動猴車”等主要創新項目的應用,使一連串制約生產的“卡脖子”難題得到有效解決。他帶頭創建的QC小組連續三年榮獲長治市優勝管理小組、全國煤炭工業優秀質量管理小組等榮譽稱號。隨著一系列科研成果在生產中成功應用,常村煤礦集中智能控制系統能力持續提升,王海川也成為技術創新路上灼灼閃亮的“明星”。
從跟跑到領跑,幾許艱辛,幾番收獲
王海川2001年6月參加工作,從拿起電工包的那一刻起,他的命運就和礦山機電技術緊密連在了一起。他的起點并不高,只是一名普通的維修電工,但他靠著對工作的癡迷與熱愛,擠出時間,翻閱綜采設備相關圖紙資料,進車間入廠房向老師傅請教。即使在周末和節假日,他也一頭扎在宿舍里,一遍一遍地看圖紙,一條一條地學操作流程,反復推敲,反復琢磨,直到學會弄懂每一個設備結構和工作原理。
星光不負趕路人,憑借不怕吃苦受累、無懼艱難險阻的奮斗精神,王海川從一名普通的電工成長為高級技師、煤炭行業技能大師。20年風雨兼程,20年扎根一線,王海川堅守機電事業,處處身先士卒,穿梭于車間廠隊,投身于井下現場,不斷把生產難題變為研究課題,讓現場“絆腳石”變為進步的“墊腳石”。
哪里有難題,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有需要,哪里就能想到王海川。地銷計量泵傳感器長時間工作在負荷極限狀態,進入冬天后,受雨雪低溫天氣影響,車輛淋水、煤塵極易進入傳感器,造成積塵和冰凍,影響傳感器正常運行。傳感器不靈敏、不準確,地銷科深受困擾,便去請教王海川。王海川觀察現場情況后,設計了一種計量泵傳感器除塵解凍裝置,不僅能對傳感器進行單臺控制,還能解決多臺傳感器的解凍除塵問題。運用到實踐中后,順利解決了粉塵危害、頻繁停運等問題,減少了人工作業人數和勞動強度,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
傳技藝,集眾智,納百川以成江河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們現在要做強雙創基地,依托這個創新平臺,培養更多的創新型人才,研究更多的創新型成果,讓創新真正成為推動新時代標桿引領型礦井建設的動力?!蓖鹾4▽撔缕脚_建設、技術人才培養的專注,源于他對“小我”的突破,對“大我”的追求。
走進雙創基地的理論實操一體化培訓實操室,高低壓變配電、PLC和變頻器控制、主輔運輸、主提升、礦井電氣維修等設備模型一應俱全。常村煤礦雙創基地以安全發展、創新發展為導向,以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為主體,構建突出創新成果轉化的創效模式,主要從素質提升、技術創新、成果轉化三個方面,共享創新環境、共享創新資源,共享創新成果,激發全員創造活力。
為推動技術培訓長效化開展,把創新的種子播撒到每個學員心中,王海川自己編制教案和課件,完善培訓方案和制度,帶頭拓展仿真學、模擬練、實操訓、崗位賽等多種培訓途徑。同時,依托“QC創新小組”“勞模創新組”“工作室掌上微課堂”和“勞模工作室”網上論壇等,不斷拓展共享共建的渠道,實現創新資源的共享。他大公無私的傾囊相授、不遺余力地輸出知識和經驗,讓自己的團隊成為攻堅克難的戰斗堡壘、能征善戰的精兵強將;讓雙創基地成為企業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搖籃,技術創新和現場攻關的主戰場。
在集團轉型發展蹚新路的生動實踐中,王海川立足價值、創新創造,用辛勤耕耘的身影踐行“價值成就你我”的核心理念,用創新路上的累累碩果回應企業發展所求所需,不斷引領技術創新的浪潮滾滾向前。
(文/圖 郭艷霞 岳鵬)
責任編輯:郝佳麗
本網站所刊登的各類信息,均為潞安化工集團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
直播潞安APP
微信公眾號